当前位置 : 首页 > 参政议政
统一战线在欠发达地区地方治理中的作用
时间 :2018.12.13     作者 : master

 统一战线在欠发达地区地方治理中的作用

      一、概     述

    欠发达地区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滞后于发达地区的区域。其中经济上的差距是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体现.尤其是地区国民经济总产值,国民平均收入的高低更是一项基本的考量指标。目前我国纳入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包括了17个省、市(自治区),即重庆、河北、宁夏、湖南、内蒙古、新疆、青海、海南、四川、安徽、江西、广西、甘肃、河南、云南、贵州、西藏。

  欠发达地区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相对于发达地区而存在。在发达地区也可能有欠发达的局部区域,而在欠发达地区也有相对发达的局部区域,其发展水平甚至不亚于发达地区。即使在17个欠发达的省、市(自治区)它们之间也有发展程度上的差别。因此在论述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及治理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特点。

  欠发达地区是一个历史的产物。不同的地区其地理条件、自然环境、资源多寡、人群分布等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可视为先天性条件,这些条件对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各种社会因素,如社会制度、管理体制、社会发展规划、基础性建设、文化底蕴等等,这些人文条件在地区之间也有着重大的差别,这些可视为后天性条件。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后天性的条件对一个地区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是促进亦或是阻碍。所以欠发达地区的形成和出现有它的必然性,是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二者在特定时空结合的历史产物。

  欠发达地区中最不发达的最后进的地方,也就是经济上最贫困的地方,即通常称之为“贫困地区”。从分布上多处在“老、少、边、穷”地方。在人口数量上约有8249万之多(2013年底统计数),相当于一个法国的人口。这部分人口其所以历来都引起党、政府、国家的重视,是因为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道义上有责任使他们脱离贫困,走上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二是这部分人的贫困状态,使各项政治、经济指标尤其是各项平均值都受到影响。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已跃升到世界第二位,而人均则列于百名之后,拉了整个国家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后腿。因此我国始终把扶贫脱贫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长期执行。据2014年末统计,已经脱贫2000万人(开放改革以来累计脱贫总数已达6亿人口)。在考虑欠发达地区的治理问题首先必须重视和解决贫困地区的脱贫问题。

  统一战线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总结的“三大法宝”之一。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在开放改革中,统一战线在团结各界人士和各阶层群众投身到革命、建设、改革的洪流中去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与中国共产党结成了“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亲密关系。建国以来,各民主党、工商联及无党派人士在参政、议政上发挥了十分重要作用,政治协商已成为我国政治制度中不可缺如的部分。在欠发达地区治理上也应一如既往地参与和作出贡献。他们提出的各种调查报告、建议、议案、提案均应得到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高度重视。在欠发达地区发展和治理工作中,统一战线作为一种多元的社会力量应该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明确自身的地位与任务,充分调动积极性,担当起历史赋予的使命。

二、欠发达地区治理的战略思维

1、与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

通观改革开放三十年,经历了几个重大的战略发展阶段。

一是“特区建设”。特区建设的理论指导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策略指导是“摸着石头过河”,是“白猫黑猫论”,是“发展就是硬道理”,是“姓资姓社”的休战。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是特区建设的定性结论。十四个沿海城市的相继开放是这一阶段的标志性成果。特区的发展引发了全国性的两大潮流,即民工潮和金融潮,这两股潮流都同时涌向特区,因而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深圳速度”。民工潮给那些欠发达地区的人们指引了一条出路。成千成万的农民走出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闭塞的山村,看到外面的大千世界。不仅给他们带来了经济收益,而且带来了希望,和改造家乡的勇气、技术和能力。

二是“辐射发展”。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拓展和推进。提出了东部、中部、西部阶梯式发展的战略构想。提出了沿江开放的布局。例如沿长江九大沿江城市先后纳入开放的序列。打造成长江经济带。这时期的成果是涌现了一批“三角洲经济区”。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渤海湾经济区、海河三角洲等。通过“内联”、“横向联系”,发达地区的技术、人才、产业纷纷落户内地。促进了内陆经济的腾飞。劳动力的转移出现新的走向,由单纯的“南下”,变为“东飞”和“北漂”。

三是“开发西部”。以兴建青藏铁路、南疆铁路为标志,为西部开发打牢了刚性基础。

继而提出“振兴东北”、“都市化建设”、“新农村建设”、“京津冀经济区”等等一系列的布署。直至“一带一路”的伟大战略构思的提出。其中沿“带”沿“路”涉及的八个省(区),大都属于欠发达地区,都必须抓住这一重要机遇,做好自己的工作,为迎接新一轮的高潮的到来。

事实证明,凡是与中央发展战略保持高度一致的地区,受益巨大,发展迅速,成果显著,硕果累累。凡是相悖而行失去机遇者,则停滞不前,举步维艰,落后面貌难以改变。

2、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

  由于欠发达地区的自然、人文条件及硬件基础的差异,在寻求发展的道路途径方法上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在这方面我们有过严重的教训。在“学大寨”的口号下,到处开梯田,毁林造田、毁草变田、围湖改田比比皆是,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反过来,人们却受到了严重的自然惩罚。

  欠发达地区的治理必须从本地区甚至本乡、本村的实际条件出发制订出自身发展的方案和规划。倡导尊重自然、尊重科学、尊重实际。一切源于调查研究。尤其是那些外来的“扶贫干部”不要“下车依始”,盲目主观地“出点子”、“拿方案”,急功近利。造成“好心办坏事”,劳民伤财,甚至留下一些遗害无穷的“烂尾工程”。

湖北随州落阳店有一个“千年银杏谷”。两千年前有一介小官,对这个人不过数百的群山环抱的小山村如何生存发展的问题作出了一个造福千秋万代的创举:经过认真的考察,他倡导百姓种植银杏树。他说“果可食,叶可入药,千年结果,世代可赖以为生。”又说“民为土。”把老百姓比如成承长万物的土壤。在他的倡导下村民家家户户山上山下、房前屋后遍种银杏树,子子孙孙千年不绝,世代相传已成家风民俗。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份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入村二十里遍布银杏树(510万株),两千年古树尚存,千年古树308颗,百年古树成林达1.7万株,金秋时节天上地下金黄一片,慰为壮观。成为一大奇迹。谷中盛产白果(银杏果实)、杏叶,为现代村民一大收入。当地民风淳厚,怡然自乐。均受惠于祖先!此处曾是电影“刺客聂隐娘”(获2015年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外景拍摄地。驰名中外。

两千年前尚有如此见识过人的智者,难道我们不该效法?难道现代人的智惠还不及古人?

3、把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思考。

社会治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地区范围越大,涉及的问题就越多,牵扯的关系就越复杂,利益的冲突和矛盾就越多。蛋糕做小了分而不均,做大了资源不足。顾及目前难免不损及长远,考虑长远又难免不伤及当今。从战略的思维思考,必须兼顾二者。

一个三峡工程,从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中就已论及;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已规划;前后经过二十多年反复论证。其决心之难度可见一斑。建成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至今仍在严密监测之中。其所以如此,事因关系到千秋万代,不能不慎重再慎重。

欠发达地区的治理方略,大到一个省(区),小到一个村、乡,应有一个全局和整体的观念。原则上应是小的服从大的,地方服从中央,局部服从整体,目前服从长远。舍小利而求大利,舍小我成全大我。方方面面的平衡需要作大量的政治思想工作。而决非一跃而蹴的简单事情。唯有重调查、重研究、重民主,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与支持,方具有生命力,才具有可行性,才能经得住历史的考验。

本乡本土的群众对本土情况最为了解,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能种什么不能种什么,心中都有一本账。所以关系到民生的所有问题,都必须实行公议制,才能克服工作中的盲目性,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4、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的关系。

地方治理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但无论那一个方面的整治都需要经济的支撑。多年来国家光算下拨的扶贫资金一项就已超过千亿。这笔庞大资金的流向如何?分配如何?用于生产性扶持占多少?用于消耗性补贴又占了多少?能落到真正的贫困对象手中的有多少?是否有被挪用被克扣的现象?

有的地方把扶贫变成了“扶农”;有的地方把扶贫基金当成了地方财政的固定来源之一;有的甚至落到贪腐分子手中。

在依赖思想主导下,有的长期不愿脱下贫困户、贫困村、贫困乡、贫困县的“帽子”。他们不以贫困而疚反以贫困为荣。近日湖南省某县经审核纳入了“贫困县”后,干部群众打起大红幅标语,以表庆贺(已受到批评惩处)。有的一手拿“低保”,一手“买码”(一种变相的赌博),或成了麻将馆的常客。

凡此种种表明单纯消耗性拨款并不能刺激和提升脱贫的积极性,反而成了填不满的坑,“国家出钱养了一批懒汉”。

当然,对于真正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者,我们必须施行人道主义的救助和帮扶,但作为一个集体、一个村乡、一个大的地域,单纯的“输血”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应更多地着眼于“造血”功能的培育。简言之,这是一个“鸡”与“蛋”的关系。每天送他一个蛋不如帮他养只鸡。而现实中我们部分的基层干部习惯于拿蛋而放弃了养鸡。因为蛋“唾手可得”,无需付出。

我们应该把有限的资金使用在最能创造价值的能持续发展的项目上去,这才是脱贫的根本之道。

5、最大限度地增加透明度。

在重大决策问题上,党中央为基层作出了榜样,印发了各种文件(草案)、征求意见稿;召开了各种会议;与各民主党派进行协商;召开了各种专题论证会;甚至征集国外人士的意见;在媒体上宣传报导;等等这一切体现了我们党一贯的群众路线作风和自信心。

欠发达地区在制订发展治理规划和方案时也应充分利用人大、政协的渠道和听证会的形式,广泛征集意见。在基层则可通过村民代表、职工代表,乃至于村民大会、职工大会向全体民众进行宣传解读。最大限度地增加决策和执行中的透明度。

有的地方官本位意识严重,存在残余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封建统治思想,凡事“暗箱操作”,加之贪腐之风泛滥,致使社会公信度严重下降。

有的“贫困对象”并不贫困,或利用贫困来绑架社会的同情心和善意,使社会的诚信率严重下滑。诸如此类的事件,有时尽管是个案,却严重地挫伤了人们的扶贫或捐助的积极性。大大增加了工作的难度。

尤其是涉及到指标框定、资金分配、资产重组、资源配置等牵扯到个人利益和物质利益时,因不公正而引起的反响尤为强烈。

唯一的可行办法即是使各项工作最大限度地透明,事事处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基层工作完全可以推行公议制和公示制,以消除人们的各种疑虑。

从战略的层面思考,从一开始就应从公开度透明度给予规定,从制度上给予限制和规范。从而使工作自始至终处在上下级的管控之下。

总而言之,欠发达地区想要迅速改变贫困后进的状况,就需要与中央的布署保持高度的一致,从战略的高度有的放矢地作出符全本地区特点的规划和决策,需要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包括统一战线的力量为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而奋斗。

 

三、统一战线的地位和作用

   统一战线由“民革”、“民盟”、“民建”、“民促”、“农工”、“致公”、“九三”七个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所构成,从历史来看,统一战线是共产党和各党派在长期与共同敌人的斗争中结成的一种政治同盟。这种用生命和血肉凝结成的关系决定了共产党与各个民主党派“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互相监督,长期共存”的政治命运。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党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将这种关系固定化,定格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统一战线成员党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参政党。

    由于政治分工的不同,各党派联系的界别也不相同,他们的成员大多数分布在教育界、科技界、知识界及工商界的高层。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及部分政府机关都有他们的代表性人物。参政议政是各统一战线成员的基本职责和任务。

    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和治理中如何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是值得探讨和总结的新课题。

1、统一战线是“多元”的社会力量之一,但不是“主体”。

一个社会着手于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建设和改造、改革,必须是也必然是全社会力量的投入,这就决定了这是一个“多元”的结构。但这种改造或改革毕竟是一种政府行为,是一种行政力量的宣示,这是任何其他社会力量所不能取代或代行的。也就是说政府是“责无旁贷”的。所以政府是“主体”,一切的规划、协商、执行、考核都只能是由政府来组织、来策划、来实施、来承担。统一战线成员必须明确这一点而且也不可能“越俎代庖”。

2、社会的治理除了许多软件建设外,还有许多硬件建设,这通常都需要通过执法手段来完成。比如说,土地的规划、居民的搬迁、资源的开发、劳动力的转移和分配、市场的建设和管理等等,无一不是一种行政或法治行为。而这些却是统一战线成员所无法承担和完成的。

3、统一战线成员从全局上总体上是处在从属和辅助的地位。在具体工作上可以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

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等统战人士至少应具有下列权利:调查权;反映权;知情权;建议权;参议权和监督权。政协委员、人大代表还具有提出议案和提案的权利。要全面运用好这些权利,要求统战人士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提高参政议政的水平和能力,才能不负众望。

    在欠发达地区的党和政府有责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有责任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全社会的积极因素,有责任凝聚起一切社会智慧,才能使本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改革和发展有一个高速的进程和丰硕的成果。

四、贫困是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桎梏

欠发达地区是一定时空下的历史沉淀。充分了解、认识、分析这特定的历史条件是治理发展的前提。这些历史原因在不同的地区乃至不同的村乡都不尽相同。因此认真的调查研究,如实地反映现状至关重要。在这方面各种社会力量,包括统一战线,都可以大有作为和大可有为。某些专业性机构和人员的参与也是必须的,例如对自然环境、地质地貌、土壤植被、地矿资源、气象水文等等的调查需要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适合于本地区的发展途径和治理方略。

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是绝对的,而平衡是相对的。这条规律也同样体现在欠发达地区上。一般在省会及其周边区域是处在较发达状态的。其发展和治理水平也是相对较高的。应继续发挥其资源和社会优势,加大投入的力度,把它做强做大,使之成为腾飞的“龙头”。这些区域的腾升,可以使欠发达地区的GPT总量得到快速的提升。另一方面,边远地区往往是不发达或贫困地区。它们的存在致使整个欠发达地区的人均量急剧下降。它犹如龙的尾巴,“尾大不掉”,成了地区发展的桎梏。“头”不大没有动力,“尾”大则成为累赘。因此,一个好的方略必须要也必然要兼顾“两头”。目前“尾大不掉”是矛盾的焦点。需要着力去解决。

贫困地区其所以“贫”,是因为“困”,是这一部分人处在“困境”之中。

困境之一是地处“穷山恶水”。资源匮缺,环境恶劣,交通不便,了无生计。对这类“不宜人居”的地方,要消耗巨大的投入,投入与回报的反差极大。明知不能为而勉为之非智者之举。不如来个整体搬迁,避而远之。

困境之二是求生无门。这个“门”指的是“门路”。脱贫致富的路在哪?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不明白。一是缺乏知识,视野窄狭找不到门路。二是囿于习惯和惰性,保守而不愿创新。对于这类地方,一是要提倡思想扶贫,把人们求富的欲望鼓动起来;二是科技入村,技术扶贫。而不能采取单纯的救助方式。

困境之三是借贷无门,资金严重短缺。民间“余柴剩米”不多,信贷鞭长莫及。想干而无法干。这类地方应经过审慎的考核,有目的、有对象的发放低息或无息贷款,用“造血”的方法使之致富脱贫,并给予市场引导,使其产品有销路,投入有回报。可收取事半功倍的奇效。

困境之四是疾病为害。一人得病一家受累。如果有地方性疾病,则是家家有病一村遭殃。边远地区严重的缺医少药,更无法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这类地方只能是“有病治病”,给予特殊救助。

当然“困境”也许不止于此,但只有“解困”才能“脱贫”,才是正理。

贫困地区得到改善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欠发达地区的状况。

五、“精准扶贫”是地方治理的核心问题

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治理说到底,就是对贫困地区的治理问题。扶贫工作已经进行了多年,而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将错误地将“扶贫”与“救助”两个概念等同起来。

故然,扶贫工作中对于特困户必须进行救助,但重点在于“扶”,救而不扶,是一种单纯的“输血”行为,不论投放多少资金,仍“永无休日”。资金年复一年被大量消耗,而基本状况没有根本性改变。

二是流于形式。

有的地方热衷于搞“面子工程”。对于隐型的贫困威胁不闻不见,直到爆发一些“群众性事件”,方大吃一惊,束手无策。

三是工作中有严重失实行为。

该扶助的没有得到扶助,不该得的得到了。不公则引起不满,出现“一手拿钱,一手埋怨”的怪现象。

四是贪腐行为作祟。

挪用、克扣、私分、吃空缺、“暗箱操作”时有发生。而且屡禁不止。群众对此类现象极度反感,但“怒而不敢言”、“怒而不能言”。严重干扰了扶贫工作的正常进行。

 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视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概念,继而在视察贵州时,对“精准”又作了进一步阐明,要求做到“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

2015年6月进一步强调扶贫工作“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精准。”后又指明目前脱贫工作进入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阶段,下达了2020年完成全国范围内的脱贫硬任务。

这一系列的指示有明确的针对性,不仅是对前段扶贫工作的总结和纠偏,更重要的对今后工作的规范。使扶贫工作有了更明确更具体的方向和要求。只要认真做到“六个精准”扶贫工作必有卓著的成效。

有的地区以派出扶贫工作组的形式,深入到贫困地区,建立长期跟踪的联络关系,并且以“人可换事不断”的方式保证在见到成效前不撤队。工作组成员包括了统一战线民主党派的人员在内。他们以联络员的身份随时保持与党派及领导小组的联系,真实及时地反映当地情况,协助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有的以单位或部门为单元,进行“对口扶贫”。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建立一个常年联络点,有一个主管部门,有一个负责单位,协助上级或当地政府和部门,对口解决相关的难题。

有的采取“一对一”的方式,以特定的人或户或单位(例如学校)为扶持对象,直到脱贫为止。这种方式往往被社会慈善人士、慈善机构、民主党派支部等所采用,任务不大而直接,中间环节少,立竿见影,效果明显。

总之方式上可以采取多种模式,只要能把各种社会资源各种社会力量整合成一起,拧成一股劲,必定能开创出扶贫工作的新局面。

1、“对象要精准”。

某扶贫工作组提供了一个调查材料:岳阳县毛田乡某村。属贫困村,上报人口765人,核查后只685人,少了80人;685人中现常年留住人口43人;43人中60岁以上的40人,另3人有残疾,即绝大多数人外出务工或从事工商;土地、屋场一片荒芜,杂草丛生。其中外出人口中已达到温饱水平的有多少?已致富有多少?已举家外迁成为“准城市人口”的有多少?剔除这些,真正的贫困人口有多少?该村究竟该接受扶贫救助的又是多少?这都是需要一一落实的问题。要做到“对象”精准,实属不易,因为这牵涉到每户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问题。其中有许多政策界限是需要进一步界定和明确的。

2、“项目安排要精准”。

像上述的村子,属花岗岩地区,风化层浅,土壤脊薄,不宜种植。农产品种类少而产量低,缺乏可加工的资源,不宜发展加工业。优势植被是灌木和杂草,邻近有专业户养牛为生,年收入可达5-6万元也算“富甲一方”了。如果大规模发展养殖牛羊,又会破坏植被,水土流失,污染水库(城市饮用主要水源)。究竟路在何方?扶贫工作组“一愁莫展”。所以选对项目也非易事。项目的确定要从当地历史的考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来思考,“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是去”,才能为群众所认定,才能有可行性。

各级政府在项目选择和审定上既要慎重又应有敢于负责的气魄。曾经发生过政府号召种粮食,就出现“卖粮难”;号召种瓜就出现“卖瓜难”;号召种麻,结果就发了“麻风病”;某书记号召种西瓜、种茄子、种豆角、种辣椒,结果大量上市后,成了“灾难”,只好将它们配给国家干部,后来群众戏称为“**牌”西瓜、“**牌”茄子、“**牌”辣椒……。从此,政府再也不敢发号召了。害怕承担经济责任。在项目的审定、执行中各级政府应有担当精神,要勇于担当,敢于担当和善于担当。群众才有信心有力量向选定的目标前进。

3、“资金使用要精准”。

  资金的分配方案应由基层上报后,经认真审核后,统筹安排。尤其是到人、到户要经过公示,群众评议,杜绝循私“走后门”,做到公平、公正。除必须的救助对象外,原则上应多数投入到项目的建设中去,只有培育“造血”功能才能彻低摆脱贫困的羁绊。

4、“措施到位要精准”。

“措施”是保障,没有措施的落实,一切陷于空谈。措施应包括精神的的和物质的两个方面。

思想是先导,必须将党中央、政府的相关政策明白无误地向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进行宣讲,用政策思想来动员来教育干部群众。要“造梦”,有了美好的梦想,才会有目标,才会有追求,才会激发起脱贫创业的积极性,“穷则思变”,化等待、悲观、依赖为动力。要把党对党员干部的要求和纪律进行宣讲,帮助他们克服种种私念和不正之风,激活他们“为人民服务”的光荣感,树立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感。思想不“脱贫”永远脱不了贫。

物质是基础,是硬件。一个项目的建设,要信息,要规划,要设计,要资金,要技术,要建材,要土地,要厂房,要劳动力,要人才,要管理,要生产,要营销,要市场,要后勤保障……。“精准”,就是这一切都要精密的策划,明细的预算,有来路有去处,杜绝浮夸和浪费。概括而言,人力、物力、财力“三大板块”都要落实。其中要害是财力的安排,尤其是地方配套资金的落实。以往地方财政曾有过“钓鱼”的作法,用“空头支票”,一纸空数字来“钓取”中央或省、部的资金。最后导致资金链的断裂,形成“烂尾”的局面。这都是严重的教训。

5、“因人派村要精准”。

实际上指的是要组建一支过得硬的扶贫干部队伍。这支队伍应该是德才兼备的队伍。是一支开放改革意识强、政策意识强、群众观点强、严于律已强,专业技术强,身体素质强的“六强”队伍。何谓“因人”?什么样的人适合派到什么样的村。因人因村而异,不能是去一个“人”充数而已,做“南郭先生”。其中特别应该提出的是应遵循“异地为官”的古训,该回避的回避。用人精准是扶贫工作最重要的保障机制。

6、“脱贫成效要精准”。

“成效”要有一个具体可操作的考量标准。分成若干等级,逐级达标。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不搞行政干预,避免虚报。要有一套可操作的考核机制,倡导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尤其要改掉“要钱时多报(扩大贫困基数)”、“要成绩时少报(缩小贫困数)”,弄虚作假,骗上瞒下的恶习。

    “成效”的最终评判是人民群众。人民真正从扶贫工程中得到了实惠,地方的面貌得到改观,生产得到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人民安居乐业,幼有所哺,老有所养。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社会发展的成果。

    “成效”也是要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不能“人一走茶就凉”,扶贫工作组一撤,一切恢复原状,不到两、三年又重新陷入贫困状态。因此,扶贫工作要有一个跟踪机制,承办单位要“一包到底”。

    总之,“六个精准”是现阶段扶贫工作,是欠发达地区地方治理的最高标准。务必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投入。

    统一战线在这项巨大的功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中除了参与、投入之外,还有一项特殊功能,这就是行使“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权利,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各民主党派有着作共产党人的“铮友”的优良传统。因为他没有“钱”、“权”的利诱和束缚,有刚正不诃的行事作风。要想做到真正的“精准”,要的就是这种气度和作风。要敢于面对社会的各种流弊,要勇于反映真实情况,要长于沟通各种信息,要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要善于和各个方面的合作。对此我们党也一定会倍加珍惜和器重。

六、结    语

    欠发达地区的存在是历史的产物,我们共和国有责任和气慨来改造和改变这种历史长河的沉积物。改变和改造现有的8249万贫困人口的命运,使他们和十三亿人民一道过上幸福美好的有尊严的生活,共同沫浴在社会主义的灿烂阳光下。永远脱离贫困是中国人民世世代代的追求,是振兴中华的中国梦。党的领导、群众路线、统一战线仍然是中国人民克敌制胜的“法宝”,在新的历史时期它有着新的内涵,更为丰富多彩。让我们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奉献全部力量。

 

                          民革岳阳市委

0一七年十月二十日

 

 

岳阳民革网 版权所有 2010-2020 湘ICP备19012224号 技术支持: 连线科技
联系地址:岳阳市炮台山路86号民主党派大院 Tel:0730-8603523
Copyright 2010-2020 by www.mgyysw.cn
湘公网安备 43060202000216号 | 旧网站入口